1386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
(193)
2019.10.14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有一句話:「言不關典,君子所慚。」意思是君子說的話,不關乎聖賢典籍,引經據論,自抒己見,應生慚愧。
我自從信受了善導大師淨土思想,知道淨土法門是唯依淨土三經,唯信佛在淨土三經所語,因而與人談論淨土法門、或撰寫有關淨土法門文章時,多引經據論,不敢妄自胡說,越格發揮。
後來,再與人談論佛法,或看看別人文章,我才發覺過去的我,喜歡高談闊論,暢說自己的體悟和見解,又喜歡「糾正」別人所說的東西。回想起來,十分慚愧。
引一位淨土宗法師自述:當知我輩實是凡夫,久在暗夜,從來未睹光明,一切所見,顛倒錯亂,皆是妄想;出言即是妄見,思想無非妄識。又佛法深高, 十聖莫窮其極,凡夫所悟多是盲人摸象,縱修行稍得相應,所體解處,仍是光影,不是真實,有愚痴人,因此升起增上慢,未得言得, 未證言證,果報非輕也。
印祖斥云:觀其言,高於九天之上,察其行,卑於九泉之下,蓋說此類。佛經是佛聖言,因佛無明淨盡,智慧圓滿,光明徹照,無所不覺,覺無不徹,故此處方是真理顯現之處,一切後之學者,修行當依之,宣說當從之,一字一句,不可增減之。
稍具智慧者,可不言之關之,行之從之?若出言,不論經典,妄說己意,雖離真理遠去十萬八千,斷不翻經以查照遵之,自害害彼,一盲引眾盲,相牽入火坑,不大生慚愧耶?
南無阿彌陀佛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