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October 11, 2019

1385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(192)


1385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(192) 
2019.10.11
善導大師在「深心釋」提岀機深信,,使我們看清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,無有出離之緣,必須要老老實實的依靠彌陀的救度,專念彌陀的名號,獲得攝取不捨,往生決定、平生業成的身份。所以,這一個法門,給我們大安心、大滿足,大解脫,怎能不「常懷慚愧,仰謝佛恩」呢!?

淨土法門是佛願成就、佛力救度、果地迴施真實功德名號的法門,當知念佛往生靠佛力是決定性的;若靠自力當然就無法確定了,印光大師不是說了嗎,凡夫哪有甚麼力?只有通身的業力。往生彌陀報土之力,唯在佛本願力;往生彌陀報土之功德,純粹來自彌陀名號,而我呢?當然是「三業無功」的六道凡夫!

所以,當淨土行者對人言:我自知是一個無力修行的「溺水之人」,急需待救,出離三界生死;今蒙諸佛發大悲,不嫌棄我等凡夫,我後今以後,歸命彌陀,專念名號,阿彌陀佛必不食言,今生必來迎接我,往生極樂世界去。

因此,一個念佛往生人是「奉行謙敬,不起驕慢,常懷慚愧,仰謝佛恩」的,一方面深信不疑自己「非娑婆之久客,是極樂之嘉賓」,另一方面卻深信不疑自己仍是愚惡凡夫,謙敬聞奉行,老實念佛,不得放逸,不宜浮跨,更不可囂張、驕傲、炫耀,心生我慢的。

一個決定往生人,只要一日還在娑婆世界,一日還須奉行做佛弟子或做人的基本道德責任,對他人恩慈體貼,對自已謙卑柔和。印光大師教我們:「深信因果,老實念佛。」及「敦倫盡份,閑邪存誠。」前兩句是往生之道,後兩句是處世之道。

可知「機深信」的淨土行者必然「常懷慚愧」,具有「機深信」者必然「仰謝佛恩」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