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46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
(153)
2019.07.12
淨宗法師撰文,題為「放下並非放棄,人生如何放下?」續:
想盡孝,可是父母不在了,回憶父母在的時候,種種不孝的心行,心中追悔莫及。那怎麽辦?把父母托給阿彌陀佛,念佛回向給父母,這就是放下;不然心總在那裏牽掛。放哪裏?放在彌陀的慈悲裏。
孩子不聽話,千方百計地勸說,軟硬兼施都不管用,那又怎麽辦?心裏牽掛呀!也是念佛回向,希望阿彌陀佛能夠對他有所幫助,這也放給阿彌陀佛。甚至心裏種種的虧欠、不安,所有這一切,我們都念佛,任憑彌陀救助我們,否則我們毫無氣力。
人在這個世間,總之是來還債、酬償,所以“盡人事、聽佛命”吧。就是盡到我們人事該做的分,隨緣盡分去做,剩下的就任憑因緣,任憑彌陀的調化,這是一般的人生態度,這樣就可以了。
*****
「盡人事,聽佛命」,就是念佛人落實宗風俗諦所說的「敦倫盡分」。世間人與人的關係,不是討債就是還債,不是報恩就是報怨,這筆流水賬永遠算不清!
生生世世以來,我們虧欠別人太多太多了,若非阿彌陀佛大發慈悲,救助我們,為我們還債贖罪,讓我們的業債都放到阿彌陀佛的肩上,大願船上,否則我們不知何時何日才可沒有負債。
一方面自覺是專門造罪造業的愚惡凡夫,醜惡卑劣,過於他人,毫無資格,計較他人,另一方面體會彌陀的悲心,主動、平等、無條件的救度,沒有任何罪業是佛不能承擔,即淨土宗所說的「機法兩種深信」。下面談到淨土宗宗風俗諦第三條,再詳細討論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