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uly 10, 2019

1345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(152)


1345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(152) 
2019.07.10
淨宗法師撰文,題為「放下並非放棄,人生如何放下?」續:

如果我們能夠心如明鏡,來者不拒,去者不追——這個我們很難做到,我們往往都是沒有來就盼望、想,離開了就又在追憶;或者不喜歡的,人家來了就要拒絕。那都不是鏡子本來的狀態,而是格外加了情緒、情感的作用,達不到目的就撒潑,就放棄。當然,我們凡夫很難做到如同明鏡一般來者不拒、去者不追的放下。

以凈土宗來說,我們的放下,是有一個拜托的對象,把一切拜托給阿彌陀佛;尤其生死這件大事,無窮劫來輪回,業力的痛苦,這一切都放到阿彌陀佛的肩上。

阿彌陀佛是艘大願船,那我們這些拉拉雜雜的東西、業力,放哪裏啊?放下得有地方放啊,我們只能放到彌陀慈悲的大願船上,我們所有身心的業力,就乘托佛的願船。

在這樣的大背景下,多少能夠體會人生放下的一種滋味,輕鬆自在。我們無始劫來的罪業,有地方放下了,就騰出了雙手,多少也可以幫助周圍有緣的人。不然的話,你自己都痛苦著呢,身心疲憊,無量劫的罪業往哪裏放?

所以《無量壽經》說“荷負群生,為之重擔”,阿彌陀佛說“我幫你扛起來、背起來,把你的擔子挑起來”,那我們當然就要給他了,給阿彌陀佛。

所以,放下不是自己放棄,是任憑彌陀的救度,多念阿彌陀佛名號,由此我們的心得到歇息,得到疏解,得到舒緩。

那麽,“彌陀如何為我,我也多少奉獻愛心給周圍有緣的人”,這人生就是一個良性循環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