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74淨土宗宗風略釋 (81)
2019.01.25
蕅益大師云:宗是修行要徑,會體樞機,而萬行之綱領也。提綱則眾目張,挈領則襟袖至;故體後應須辨宗。前文提及淨土宗祖師指出淨土法門以「名號」為體,又以「專稱佛名」為宗,究竟祖師的依據何在?
先有「八宗之祖」的龍樹菩薩的《易行品》,就是在講阿彌陀佛的「本願稱名」,而且說本願稱名是「易行道」,同時用乘船來比喻。龍樹菩薩在《易行品》中說:阿彌陀佛「本願」如是:若人念我,「稱名」自歸,即入必定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故常應憶念。
顯然這是龍樹菩薩的「第十八願釋」,又名「本願釋」。他創立和提出「本願稱名」,是淨土宗傳承的一大特色。及後的天親、曇鸞、道綽、善導一脈相承,皆以稱名念佛為本願,故曰「本願稱名」,稱名念佛即是往生正因、正業、正定業故。
天親菩薩《往生論》說:稱彼如來名,如彼如來光明智相,如彼名義,欲如實修行相應故。又說:觀佛本願力,遇無空過者,能令速滿足,功德大寶海。
由這兩段法語來會通,「稱彼如來名」就是佛的本願,唯有「稱彼如來名」才能呼應彌陀名號之中的光明功能,所以說「稱彼如來名,如彼如來光明智相」,也唯有「稱彼如來名」才能吻合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意義、功能。
唯有「稱彼如來名」才可以稱為真實的修行,否則不是真實的修行。同時顯示,不論何人,只要「稱彼如來名」,都能快速擁有成佛的大功德而快速成佛。這兩段法語就是天親菩薩「本願稱名」的傳承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