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February 17, 2014

501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七 - 名號攝化(22)


501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七 - 名號攝化(22)
2014.02.17

念佛有多門,如五念門、五正行,為何善導大師所倡的「純粹淨土法門」強調「持名念佛」,或「稱名念佛」,或「執持名號」,或「稱念佛名」等等?原因十分簡單,「順彼佛願故」,阿彌陀佛的本願也!

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是他主動、平等、無條件救度眾生的大願,指明「十念必生」。阿彌陀佛指明、明示,叫我們念他的名號,而不要自以為是,去做或修其他念佛行,就可以往生了!我們往生極樂世界,全憑第十八願,當然要隨順佛願,完全按照阿彌陀佛的意思去做!

念,可以理解為意念、心念、憶念、掛念、觀念、想念,基本上是精神活動,但善導大師取其意為「一聲一念」,強調口念名號,即唸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口以語音發聲亦是精神意識活動,可說是「念」的一種,無傷大雅。

我們一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阿彌陀佛即時聽到;一拜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即時看到;一想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即時知道。而且,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的口中也在念;我們想阿彌陀佛,所想的阿彌陀佛也顯現在阿彌陀佛的心中。如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云:「眾生起行,口常稱佛,佛即聞之;身常禮敬佛,佛即見之;心常念佛,佛即知之。眾生憶念佛者,佛亦憶念眾生,彼此三業,不相捨離,故名親緣也。」這也是彌陀本願力,名號攝化使然,不可思議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