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February 14, 2014

500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七 - 名號攝化(21)


500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七 - 名號攝化(21)
2014.02.14

《無量壽經》云:「為眾開法藏,廣施功德寶」,說明阿彌陀佛為一切眾生發大願,為一切眾生修淨業,為一切眾生成淨土,更重要的是,為一切眾生成就功德寶 –名號功德,平等施一切眾生。    

《無量壽經》續云:「令諸眾生,功德成就」,他成就的名號功德,令眾生都可以成就他一樣的功德。原來,阿彌陀佛把修成的一切淨業功德 – 智慧、悲、光明等,都含攝在「南無阿彌陀佛」的六個字當中,讓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的人可以攝取,共同分享。

        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云:「正由彼阿彌陀佛,因中行菩薩行時。乃至一念、一剎那,三業所修,皆是真實心中作。凡所施為趣求,亦皆真實」。施是施行,為是造作;趣是向,是因,求是取,是果。施為,是阿彌陀佛所造的功德;趣求,是眾生念佛所向求、取得的果報。「凡所施為趣求,亦皆真實」,即阿彌陀佛為眾生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是真實的,眾生念佛攝取阿彌陀佛迴施的功德也是真實的。

總括來說,華嚴五祖宗密大師所立四種念佛,所謂實相念佛,觀像念佛,觀想念佛,持名念佛。聖道門以自力斷惑證真,超凡入聖,當以實相念佛為最勝,更貶持名念佛為愚婦愚夫設方便之行。殊不知淨土門以他力立信,隨順佛願,以持名念佛攝取光明的真實功德,才是最殊勝,而且是最方便、最簡易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