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6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七 - 名號攝化(27)
2014.02.28
淨土宗祖師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云:「不斷煩惱,得涅槃分」,並不是信口開河。曇鸞大師以緣起思想 (娑婆世界的法理) 和實相思想 (極樂世界的法理) 闡釋淨土思想,為淨土宗奠下完整和鞏固的思想基礎,令人心悅誠服。
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卷上,云:彼淨佛國土,是阿彌陀佛觀器世間的十七種事而莊嚴成就,並與娑婆世界的三界道作出對比,說明「佛本所以起此等莊嚴功德成就」的因由。若非娑婆世界眾生有種種惑,造種種業,受種種苦,阿彌陀佛亦無以興起願力、修淨業,成淨土。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的一切,都是為了十方眾生,為了我們往生,從而速離三界,疾得不退,早成佛道。佛的大悲願心,昭然若揭!
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卷下,又列舉「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力不可得思議」,說明「然五不思議中,佛法最不可思議」,故言,「有凡夫人煩惱成就,亦得生彼淨土。 三界繫業,畢竟不牽。 則是不斷煩惱,得涅槃分。 焉可思議?」曇鸞大師在較量「五逆十惡繫業」和「下下品人十念」孰輕孰重時,舉出很多生動例子,如千歲闇室、藥鼓毒除等,發人深省。他又說明名號功德是實,凡夫業力是虛,「一實一虛,豈得相比」,因此佛法力最不可思議,光明破暗除障,遍照十方,無所障礙,如善導大師云:「諸邪業繫,無能礙者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