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November 19, 2012

306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- 本願十八(二十二)


(306)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- 本願十八(二十二)
2012年11月19日

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結尾,還有八個字,即「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」。五逆者,即是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。換言之,犯了五逆罪及誹謗佛法者,即不能得生彌陀淨土。

驟眼來看,「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」好像是往生的條件,但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討論五逆和誹謗問題時,云:「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。如四十八願中,除謗法、五逆者。然此之二業,其障極重。眾生若造直入阿鼻。歷劫周慞,無由可出。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。方便止言,不得往生。亦不是不攝也。又下品下生中,取五逆、除謗法者。其五逆已作。不可捨令流轉。還發大悲,攝取往生。然謗法之罪未為。又止言:「若起謗法,即不得生」。此就未造業而解也。若造。還攝得生。雖得生彼。華合逕於多劫。此等罪人,在華內時,有三種障。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。二者不得聽聞正法。三者不得歷事供養。除此已外更無諸苦。《經》云:「猶如比丘,入三禪之樂」也。應知。雖在華中多劫不開,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,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。此義就抑止門解竟。

可知從「抑止門」和「攝取門」兩方面去看,抑止未造五逆者不要造,已造五逆者亦可被攝取入淨土蓮胎受教化。另知謗法之罪猶大過五逆之罪。謗法者必無信,故不能得生彌陀淨土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