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November 5, 2012

29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- 本願十八(十五)


(299)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- 本願十八(十五)
2012年11月2日

如上文述,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所言「欲生我國」,是「願生的心」,是「發菩提心」,亦是「廣度十方眾生」的心。

淨土宗除了「信」,亦強調「願」和「行」。「信、願、行」是往生極樂世界所具的條件,三者稱為「三資糧」。三者缺一不可,非信不足以啓願,非願不足以導行,非行不足以滿所願。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「至心信樂」是信,「欲生我國」是願,「乃至十念」是行。

善導大師〈玄義分〉討論願和行的問題上,云:「若欲往生者。要須行願具足,方可得生」,「但言發願,不論有行。乃至一念,曾未措心」,「但有其行,行即孤,亦無所至。但有其願,願即虛,亦無所至。要須願行相扶,所為皆剋。是故今此《論》中,直言發願,不論有行。是故未即得生,與遠生作因者。」

若欲往生淨土者,必須要「行」和「願」兩者同時具足,方可得生。若然衹有發願,乃至念一聲佛,都未曾「措心」 - 無心實行措施也,怎能得生呢?因此,「孤行」或「虛願」都沒法去西方淨土。願和行要相輔相成,而且行者要真切,有決心。否則,就如《攝大乘論》所言的人,衹有發願,沒有念佛的行動,故此未能即時得生,衹能為下一生或下下一生種下往生之因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