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November 7, 2012

301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- 本願十八(十七)


(301)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- 本願十八(十七)
 2012年11月7日
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等著作,多番演譯「乃至十念」這四個字,涵蓋「上盡一形的平生之機」,乃至「下至十聲的臨終之機」。引申此義,「乃至十念」之念佛,不限其數量,各人可以隨因緣而念,上盡十萬、三萬、一萬、一千、一百,乃至十念,不問多少。又「乃至十念」之念佛,不限其質量,各人可以隨因緣而念,上盡念佛三昧、淨念相繼、定心念佛,散心念佛,乃至十念、十聲、一聲,不問深淺。反正都是本願念佛,就算有什麽「工夫」、「境界」,一切都是由阿彌陀佛的功德力所攝化,非我等凡夫有半點自力功德而成就。

「乃至」者,以示最低要求,從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而言,能攝化十方眾生,如眾生不能心念,也可口唸,又眾生不能唸一萬聲,也可唸一聲;又眾生不能定心念,也可散心念;又眾生不能打佛七、定課念,也可以隨時隨地念,總之,阿彌陀佛十分體諒罪苦眾生,衹要他們信心求念,乃至一聲,阿彌陀佛都會攝取不捨。

就眾生求生西方而言,則要專修專念,口唸進而心念也好,唸一聲進而一萬聲也好,散心念進而定心念,隨時隨地念,或定課念或打佛七,念中不見佛或見佛,一概不用計較,總之,念佛愈專愈好,與阿彌陀佛自然愈親、愈近、愈強!彌陀本願之「乃至」義,屬於舉易况難、舉惡况善、舉少况多,其意在於發起和堅固淨土行者的信心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