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300)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- 本願十八(十六)
2012年11月5日
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言:「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」。何謂「乃至十念」?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等著作,多番演譯這四個字,如「上盡一形,下至十念」,「上盡一形,下收十念」,「上盡一形,下至十聲、一聲等」,「上盡百年,下至一聲等」等,總有上盡下至,以示我等念佛眾生,「一發心以後,誓畢此生,無有退轉,唯以淨土為期」。
可知「乃至十念」,是念佛是最低的標準,沒有比這個更低了,幾乎沒有條件、沒有門檻,人人都做得來,人人都可得生。
「乃至十念」,尤其針對那些一生沒有學佛念佛的人,到了臨命終時,時間衹能念了十聲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皆能往生極樂世界。以此極端的情况,涵蓋現在就發願往生,現在就開始念佛的人,必然順理成章地可以往生極樂世界。所以,「乃至十念」來覆蓋所有念佛的眾生;顯示不論何人,只要念佛,都必往生。因此,「乃至十念」者,即是「平生之機,上盡一形;臨終之機,下至十念」的念佛行。
我們是「平生之機」,不待臨終才決定是否願意往生極樂世界,故此,「上盡一形」地念佛,就行立信,建立和保持對阿彌陀佛的信心,阿彌陀佛是以這種「乃至十念」的念佛行作為標準,說明只要願生稱名,任何人都能夠達標,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