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September 5, 2018

1213淨土宗宗風略釋 (20)

1213淨土宗宗風略釋 (20) 
2018.09.05
雖然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,不問罪福,包括一切善惡凡夫,但不表示阿彌陀佛所作有違因果,不順俗諦。且看《觀經》的下品上生文,當阿彌陀佛來迎接引,讚慰臨終的念佛者:「善男子!以汝稱佛名故,諸罪消滅,我來迎汝。」

阿彌陀佛在尚未接引臨終的念佛凡夫之前,先旨聲稱「以汝稱佛名故,諸罪消滅」,為他償還業債和消除罪障。阿彌陀佛絕不會「妄顧」娑婆世界的因果,不埋單結算找數,就「強行」把念佛人拉走到極樂世界去。

因果關係,絲毫不爽,阿彌陀佛亦不例外,衪先替我們消除罪障後,我們才能以「清白」之身,登上蓮臺,往生淨土。如《觀經》的下品下生文言:稱佛名故,於念念中,除八十億劫,生死之罪。命終之時,見金蓮華,猶如日輪,住其人前。如一念頃,即得往生,極樂世界。

其實,一般佛事如拜懺誦經,都有消業除障滅罪的功能,如《觀經》的下品上生文言:以聞如是,諸經名故,除卻千劫極重惡業。何况念佛!該文續言:智者復教,合掌叉手,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稱佛名故,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。

由此可見,從消業障、了生死、生淨土來說,誦經不如念佛,沒有任何行持比得上念佛!淨土行者更要「深信因果」,尤其是「稱我名號」是因,「得生淨土」是果這個因果關係,這是自然的真理,也必然的事實。


當知阿彌陀佛的本誓重願,真實不虛如《無量壽經》云:若淨土行者不明信佛智,猶如罪福,就是疑惑佛智;縱使此等行者有大因緣得生淨土,只能含華未出,住入胎宮,直至疑障乃除,才能宮華開發,應知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