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uly 30, 2018

1197淨土宗宗風略釋 (4)

1197淨土宗宗風略釋 (4) 
2018.07.30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淨宗法師在《第十八願淺釋》一書,曾詳解此句: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,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,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」,如下:

「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」:「上來」,就是從上以來。是指這部經從 一開頭,直到這句付囑文,之間所有的內容。 什麼叫付囑文呢?付囑,就是總結交待。釋迦牟尼佛講一部經,快要結 束時往往會做一個總結,交待給弟子,什麼是重點,應當如何去落實。這就稱為付囑文。

像《觀經》流通分:「阿難,汝好持是語!持是語者,即是持無量壽佛名。」就是《觀經》付囑文,付囑持名。 「定散兩門」:從上以來那麼多的經文,說的是什麼呢?說的就是定散兩門——定善門、散善門。

定善就是十三定觀,散善就是三福九品。九品 細分,前六品說三福——行福、戒福、世福,迴向求生;後三品說念佛—— 三福無份的惡人,念佛往生。「門」是通往的意思,本來定善、散善都是聖道門的修行方法,與往生極樂不相關,但迴向定散二善,求願往生極樂世界,定散二善就成為通往極樂的門徑,所以說「定散兩門」。


「之益」:定散兩門之益,就是指定善、散善的修行,可以用來迴願求 生極樂,有這樣的利益。 「雖說」:善導大師用了「雖」這個字,很有味道。「雖」是轉折,雖然有這樣的利益,但還有更大的利益不在這定散兩門之內。

這定散兩門之 益,雖然也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,但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並不在這裡,釋迦牟尼佛並不付囑定散兩門給阿難。更大的利益是什麼?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的是什麼?就是後面的「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,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」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