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57《觀經四帖疏》綱要 (21)
2018.04.27
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對念佛眾生必生彌陀淨土的誓約、保證,十方眾生,信受彌陀救度(至心信樂)、願生彌陀淨土(欲生我國)、專稱彌陀佛名(乃至十念),必生彌陀淨土(若不生者不取正覺),所以釋尊在此《觀經》之〈流通分〉咨嗟讚歎地付囑阿難,要他「好持無量壽佛之名號」,亦即善導大師所解釋的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」,在此有一向任憑阿彌陀佛救度之意,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具足全部功德,能救度十方所有眾生,任何眾生只要一向任憑彌陀之救度,專稱彌陀之名號,就已領受彌陀之全部功德,而不是要門所修的迴向求救之自力觀佛或自力稱名。
從「要弘二門」的「念觀兩宗」到「要弘廢立」(廢要門立弘願)、「念觀廢立」
(廢觀立念)的「念佛一宗」,有「從假入真」(從方便入真實)的隱顯之意,亦即此是釋尊為了引導聖道門的諸種機類進入淨土門,再由淨土門中的要門導歸彌陀本願之弘願念佛的施設。故《觀經》的目的不在十三定觀或三福九品,而是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。附表於下: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