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51 《觀經四帖疏》綱要 (15)
2018.04.13
針對諸師的「別時意趣論,即判定下下品之十念往生,是唯願無行,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楷定古今的重點,提出「願行具足論」,明言:六字名號具足願行,信心稱名必得往生。慧淨法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綱要一書,云:
此「別時意」之謬見已於道綽禪師之《安樂集》第二大門第二章糾正之。今大師也奮然著作《觀經》的註疏,於第一卷便設立「會通別時意趣」之一節,以破斥攝論宗徒的唯願無行之論難。
此六字釋之文有內外兩面,外對聖道門中攝論宗徒的來難,顯明十聲稱名願行具足;向內究明彌陀弘願的救度,並發揮念佛往生的深義。
「言南無者,即是歸命」等二十六字是說明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中具足願行,其中「南無」之二字從機
(眾生)的立場說明,「阿彌陀佛」之四字從法(彌陀)的立場說明。
「南無者,即是歸命」:南無是歸命之意,歸命是歸順阿彌陀佛的救度,亦即是「二河白道喻」所言之「信順二尊之意」,故歸命即是「信心」。
「亦是發願迴向之義」:發往生之誓願謂之「發願」,迴轉自力歸向他力
(彌陀的救度)謂之「迴向」,「義」是德義之意。歸命之心具有願生的內涵,亦即之所以歸命乃是為了願生。
下文再續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