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August 17, 2016

892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一 - 平生業成 (23)

892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一 - 平生業成 (23) 
2016.08.17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在〈玄義分〉會通「別時意」時,引述《攝大乘論》諸師引論文,認為「念多寶佛,得無上菩提,須萬行圓備,方乃剋成」,直言不能單靠「念佛一行」,就望成佛果。不過,諸師又認為念佛雖然未能證果成佛,但總算是萬行中的一行,「於生死中,乃至成佛,永不退沒。故名不墮」。他們認為念佛可以堅固道心,得不退墮,但未言現世今生得生諸佛淨土。

《攝大乘論》諸師進一步指出:「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」,他們都已「十聲稱佛」,猶如及相似《觀經》的下品下生者,但是如今他們尚在人間,「未即得生」。諸師再引用「非一日即得成千」的例子云:「如一金錢,得成千者。多日乃得。非一日即得成千」,認為「十聲稱佛」是「遠生作因。是故未即得生」。因此,諸師認為佛陀欲令當來凡夫「捨惡稱佛。誑言道生。實未得生。名作別時意者。」竟說這是釋迦牟尼佛的「別時意」,即眾生為來世積善功德,除惡業障,然後才得生淨土。


善導大師隨即引用《阿彌陀經》兩段經文,誠證「執持名號念佛者必生」及「諸佛護念稱名念佛人」,直言阿彌陀佛臨終自來迎接,念佛者必定得生,以破解《攝大乘論》諸師對「別時意」的別解和異見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