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9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一 - 平生業成 (20)
2016.08.10
我們之所以學佛,尤其學淨土法門,就是為了獲得「平生業成」,都在活著的時候(平生),人生的目標已經達成,極樂世界的往生現在已經決定,萬劫以來的輪迴今生已經劃下休止符,我們學佛,尤其學淨土法門,就是為了達成這一件大事──往生淨土之行,這是很重要的。
善導大師在《般舟讚》說:「凡夫生死,不可貪而不厭;彌陀淨土,不可輕而不欣。厭則娑婆永隔,欣則淨土常居。隔則六道因亡,輪迴之果自滅;因果既亡,則形名頓絕也。」善導大師在這裡所談的就是「欣」和「厭」。也就是說,欣和厭是我們凡夫可以做得到的,能夠這樣的話,就是「平生業成」。
這一句話不僅說凡夫要有欣厭之心,同時更說明這個法門是平生業成的,只要這樣(有欣厭之心)就往生決定,不再是六道輪迴的凡夫,已是極樂聖眾之一了。為什麼?「厭則娑婆永隔,欣則淨土常居。」
能厭離娑婆,娑婆就永遠隔離,不再六道輪迴了;能真的欣慕極樂,從現在盡未來際我們都常居淨土。這一句話鏗鏘有力,毫不模糊,說明我們這個法門是「平生業成」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