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51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 – 直入報土 (54)
2016.05.13
行菩薩道者必須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才到十迴向位,再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由初地到七地,接着另再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由八地到十地,所以說「三大阿僧祇劫」,這是一般修習的過程。
大乘法門的可貴在於不只求自己解脫,還要救度眾生,這些功能,在佛的願裏面也都具足,所以到了極樂世界,就能夠有佛的智慧,佛的神通,佛的願力,能到十方世界去救度十方眾生。因此曇鸞大師最後就舉出第二十二願,第二十二願就說:「超出常倫諸地之行,現前修習普賢之德。」
也就是說,極樂世界是超出一般修證次第,不需要從初地到二地、二地到三地、一直到八地、九地、十地,所以淨土法門是橫超的法門,到了極樂世界就直接到達等覺的地位 (菩薩最高的階位)。
但是阿彌陀佛建設的極樂世界所完成的正覺是不一樣的,是讓我們一到極樂世界就直接「超出常倫諸地」,而且當下就能「修習普賢之德」。「修習普賢之德」就是到十方世界去救度眾生。也就是說,到極樂世界我們直接超越十地以上,進入等覺菩薩,實際就是佛的果位。但是因為一個淨土只有一尊佛,所以就不稱為佛,而稱為菩薩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