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December 14, 2015

786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九 - 專為凡夫(49)



786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九 - 專為凡夫(49) 
2015.12.14

上文提到真實與不實的問題,引用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的「至誠心」釋,來釐定什麼是真實,怎樣才是真實;什麼是不實。為什麼凡夫所作一切是「不名為真實業」?

「至誠心」是「三心」之首,其餘兩種心是深心和迴向發願心。三心是淨土行者的入門,所以,至誠心是入門第一步。踏出第一步,當然是十分重要,有人說成功了一半。淨土行者正確地認識至誠心尤為重要。

從字面去解釋至誠心,很容易說什麼真誠、真心、誠意等等,但是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的見解卻完全不同。他不是標奇立異,只是依佛教法義去解釋至誠心,而非一般人的主觀臆想去推敲。

善導大師解釋至誠心時,開宗明義指出;至誠心,即是真實心,云﹕「至者真,誠者實。欲明一切眾生,身口意業,所修解行,必須真實心中作。」又從字面來看,很平常,無異議,沒有什麼驚人之處。做人應該言行一致,凡事都要真心真意,不應虛情假意。

雖然我們不能事事都能做到「真實」,但有時我都拿個心出來做,言出必行,誠懇地為人行善而不求回報!可是,善導大師解釋至誠心時,云:「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,內懷虛假。貪瞋邪偽,奸詐百端,惡性難侵,事同蛇蝎。雖起三業,名為雜毒之善,亦名虛假之行,不名真實業也。」我們凡夫舉止動念,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,沒有半點「真實」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