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83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九 - 專為凡夫(46)
2015.12.07
為什麽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特別強調「專為凡夫」?其意義何在?有什麼重要性呢?他在《觀經四帖疏》有詳細論述。
傳統佛教追隨釋迦牟尼佛的教化,以自力修慧修福,除障消業,斷惑證真,最後超凡入聖,把自己的佛性〔自性〕開發了,從性起修,逐步將凡夫種性轉為聖種性,這就是所謂「聖道門」。但是,佛教的經典幾乎全部都是佛陀的聲聞弟子和菩薩等聖者提問,佛陀隨他意說,解答他們的疑難,令得解脫。
但是,我們認清一點,他們所處的年代,及其根性〔聖種性〕,與我等末法惡世凡夫相差甚遠,所以我們不可能理解經中他們的對話,也不是為了解答我們的疑難,針對我們所求的利益等等,如善導大師云:「時別,處別,對機別,利益別」。
凡夫尚未見性開悟,不能從性起修,所起三業的一切善,皆是煩惱心生,有漏功德,人天福報,根本不足為道。如曇鸞大師云;外道相善,亂菩薩法,出來的結果都是一團槽,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,可謂一無是處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唯是自力,無他力持。
淨土宗祖師蓮池大師曾提問;為什麼我們不念自佛〔自性佛〕而求念他佛?其因在此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