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February 11, 2015

655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19)



655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19)
2015.02.1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釋「迴向發願心」時自問,如上文載,隨即自答:「答曰:諸佛教行,數越塵沙;稟識機緣,隨情非一。譬如世間人,眼可見可信者,如:明能破闇、空能含有、地能載養、水能生潤、火能成壞;如此等事,悉名待對之法,即目可見,千差萬別;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,豈無種種益也?隨出一門者,即出一煩惱門也;隨入一門者,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。」

文字寫得很優美,簡單來說:眾生的根機和志趣不同,諸佛隨緣化度,以種種對待、種種方便,令世間人眼可見而生信。雖然教門千差萬別,但佛法圓融無礙。善導大師列舉五種待對法作譬喻。如今有人仗佛法不思議之力,一生修福念佛,豈無種種利益呢?

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說:有五種不可思議,即眾生數量、業力、龍力、神通力、佛法力,其中以佛法力最不可思議,是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。

在八萬四千塵勞門中,若隨出愚癡一門,即出一分煩惱門,即   是「初出門」,隨出諸煩惱門。愚癡即無明,是眾惑本故。又若隨入智慧海,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。智慧是眾行之根本故。

因此諸教行門中,雖得益不同,但終歸念佛一門。《般舟讚》言:     說種種方便,教門非一,若能依教修行者,則門門見佛得生淨土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