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February 27, 2015

662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26)



662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26)
2015.02.27

續轉載淨宗法師撰文 - 「二河白道」之喻, (標楷字體是《觀經四帖疏》的原文),法師翻為白話文,如下:
次合喻者:言「東岸」者,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。言「西岸」者,即喻極樂寶國也。言「群賊、惡獸詐親」者,即喻眾生六根、六識、六塵、五陰、四大也。言「無人空迥澤」者,即喻常隨惡友,不值真善知識也。言「水火二河」者,即喻眾生,貪愛如水,瞋憎如火也。
言中間「白道」四五寸者,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,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。乃由貪瞋強故,即喻如水火;善心微故,喻如白道。

還有另一層比喻合喻的意思是:東岸就是指我們娑婆世界,娑婆火宅。西岸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,清淨莊嚴寶國。「群賊、惡獸詐親」比喻眾生六根、六識、六塵、五陰、四大也。「詐」就是欺詐、虛偽。「詐親」就是假裝友好親善,其實想害你。「無人空迥澤」比喻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待在空空蕩蕩的原野當中,經常遇到惡友,遇不到真的善知識。

水火二河代表什麼呢?水,代表我們的貪愛;火,代表我們的瞋恨。中間這條只有四五寸的白道,代表我們眾生在貪瞋煩惱當中,能夠生起清淨的願往生心。因為凡夫眾生的貪心、瞋恨心很強盛,所以用南北不見邊、其深無有底的水火二河來形容。

Wednesday, February 25, 2015

661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25)



661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25)
2015.02.25
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釋「迴向發願心」,總結「三心」釋。如前上文,一連四篇轉載淨宗法師撰文 - 「二河白道」之喻,詳釋此喻 (標楷字體是《觀經四帖疏》的原文),法師翻為白話文,以便今人細讀原文本意:續下:

      或行一分二分,東岸群賊等喚言:「仁者!迴來,此道嶮惡不得過,必死不疑;我等眾無惡心相向。」此人雖聞喚聲,亦不迴顧,一心直進,念道而行。須臾即到西岸,永離諸難,善友相見,慶樂無已。此是喻也。

剛上這條白道,才走一步兩步,東岸的群賊在岸邊大喊:「仁者,你回來!這條道太險惡了,水這麼洶湧,火這麼猛烈,你沒法過去!你必死無疑!我們喊你回來都是關心你,我們對你沒有惡意,你回來吧!」

雖聽到背後群賊的喊聲,但是他不被欺騙,不受他們的誘惑,他只聽從對岸的呼喚聲,順著這條白道,念念不捨這條白道,向西而去。在對方的保護下,很快就到對岸了,剎那之間就永遠離開了群賊、惡獸、毒蟲、水火......種種險難的境界通通遠離。到了對岸之後,與善友、家人團聚,到無上的喜悅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個比喻說的就是我們啊!

Monday, February 23, 2015

660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24)



660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24)
2015.02.23

續載上期淨宗法師撰文 - 「二河白道」之喻當時惶怖,不復可言,即自思念:「我今迴亦死,住亦死,去亦死;一種不免死者,我寧尋此道,向前而去。既有此道,必應可度。」

當時他的惶恐、恐怖無法用語言來形容。就自思自念:「形勢非常危急,我要是回去,死路一條;我停在這裏不動,也是坐以待斃。到對岸可能也是死,反正都是死路一條,沒辦法了,既然有這條白道,總是給人走的,肯定可以過去!」

    作此念時,東岸忽聞人勸聲:「仁者!但決定尋此道行,必無死難,若住即死。又西岸上有人喚言:「汝一心正念直來,我能護汝;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。此人既聞此遣彼喚,即自正當身心,決定尋道直進,不生疑怯退心。

當他這樣思量的時候,突然就聽到東岸有人勸他:「仁者!你就打定主意、下定決心順著這條道前行,肯定不會掉到水火當中死掉!如果你在這裏不動,那就死定了!」東岸的聲音剛落,西岸也有人在對面喊他:「你一心正念,徑直過來,不要害怕,我來保護你!」這個人聽到這邊有人要他過去,那邊有人要他過來,心就決定下來了,要順著這條道過去,直進向西,不生疑惑心,也不生恐懼心,也不生退墮心。

Friday, February 20, 2015

659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23)



659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23)
2015.02.20

續載上期淨宗法師撰文 - 「二河白道」之喻
此人既至空曠迥處,更無人物;多有群賊惡獸,見此人單獨,競來欲殺。此人怖死,直走向西,忽然見此大河,即自念言:「此河南北,不見邊畔,中間見一白道,極是狹小。二岸相去雖近,何由可行?今日定死不疑。

狹小的白道在水火二河中間,水河掀起波浪,澆濕這條小白道;火河吐出火舌,燒這條白道。輪番進攻,片刻都不休息。這個人獨自來到這片空曠的原野,赤手空拳,很多盜賊、惡獸看見他孤身一人,爭相趕來殺他。他很害怕,徑直往西邊跑,跑著跑著,就看見這水火二河攔住了道路。

他心裏就想:「這兩條河看不到邊,二河中間,只有一條四五寸寬的白道,太狹小了。兩岸相隔不遠,可是前有水火,後有追兵,左右都是毒蛇猛獸。怎麼過得去啊!今日定死無疑了!」他就想往回走。

正欲到迴,群賊惡獸,漸漸來逼。正欲南北避走,惡獸毒蟲,競來向我。正欲向西,尋道而去,復恐墮此水火二河。後面喊聲陣陣,漸漸殺來了,後退是不可能了。想往南邊走,老虎嘴都張開了;想往北邊走,毒蛇把舌頭都吐出來了。正想向西順著白道過河,但是又怕掉到這水火二河中。

Wednesday, February 18, 2015

658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22)



658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- 一向專念 (122)
2015.02.18
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釋「迴向發願心」,以一個著名的譬喻來說明之,稱為「二河白道」喻。善導大師云:「又白一切往生人等,今更為行者,說一譬喻,守護信心,以防外邪異見之難。何者是也?」此譬喻的目的是守護深信行者的信心,以防外道、邪見、異見的人來妨難。淨宗法師曾撰文 - 「二河白道」之喻,詳解及分析此喻,我則借花敬佛。全文轉載,共賞之。如下 (標楷字體是《觀經四帖疏》的原文)

「二河白道」之喻,把凡夫雖然貪瞋煩惱猛烈,念佛必定往生之理,解釋得淋漓。
譬如有人,欲向西行,百千之里。忽然中路,見有二河,一是火河在南,二是水河在北。二河各闊百步,各深無底,南北無邊。正水火中間,有一白道,可闊四五寸許。此道從東岸至西岸,亦長百步。其水波浪交過濕道,其火焰亦來燒道;水火相交,常無休息。

譬如有一個人,想往西走,路途遙遠,百里千里。突然在半路上就見有兩條河,隔在半路,將道路攔腰切斷,往南是一條火河,往北是一條水河。兩條河都是百步之寬,深沒有底。火河,向南看沒有邊;水河,向北看也沒有邊。水河和火河的正中間,有一條白色的道路,大概四五寸寬。這條白道從東岸跨到西岸,也是一百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