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February 4, 2013

33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四 – 全仗佛力(19)


33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四 – 全仗佛力(19)
2013年2月4日

什麽是佛教?根據「七佛通偈」的定義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

看似十分簡單!個個宗教都導人向善,頭兩句平平無奇。惟是第三句「自淨其意」,卻是佛教的關鍵!意者,意念、心念也。你我皆有的一念心;眾生和佛陀皆有的一念心。所謂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。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後,即說:「奇哉!奇哉!奇哉!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着,不能証得」,也說明了眾生皆可成佛!

問題在於佛是覺悟了的眾生,眾生是未覺悟的佛。佛的一念心是至純至善至淨,而我們是不純不善不淨,因此,心生萬法,祇要我們淨化了自己的一念心,我們與諸佛無異!

        此外,「自淨其意」是修自己的心,不需外求他人,而是反求諸己,因此《六祖壇經》有一金句:菩提只向心覓,何勞向外求玄」。此乃佛教的特色之一。又佛教強調因果和緣起,一切禍福得失都人造業所招感,自作自受,與人無由。然而,一般宗教多信奉萬物的主宰、創造宇宙的上帝 / 神等,被創造的人必須向衪祈求,才有福,才免罪,得解脫,得永生!佛教稱「心外求法」的宗教為「外道」。因此,向內求者,如自求,意味着「自力」求取。相反地,向外求者即意味求「他力」。究竟學佛作佛是「自力」,還是「他力」呢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