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November 22, 2019

1403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(210)


1403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(210) 
2019.11.22
續談慧淨上人的文章:

我們念佛是智慧光,有智慧;念佛是歡喜光,有歡喜:念佛是清淨光,走到哪裡我們給人的感覺都很清淨,別人願意親近我們;念佛是安穩光,我們自己念佛得到了安穩,也讓別人得到安穩。

我們走到哪裡都不擾眾,也就是世間講的不擾民;不讓眾生恐懼,讓眾生安寧,讓眾生清淨,讓眾生歡喜,讓眾生有智慧。

從我們身上來感召,讓別人看到佛法的真實利益,這樣即使我們不說,別人也同樣可以相信佛法,也會來念佛了。我們自己做好了之後才會有影響力,有感召力。

還有,我們與人交往的時候,要學佛悲心,給人歡喜。

學佛大悲心,阿彌陀佛是最有大悲心的,讓一切眾生都往生西方。我們每一個人,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,都可以從阿彌陀佛的悲心裡得到真實的利益。我們為何都願意來念佛呢?就是因為他有大悲心,他有慈悲心能夠包容我們,我們才願意來念佛求生西方淨土。

那麼,我們給別人結緣,勸人來念佛,也要有這種大悲心,把佛法的大悲心住在我們的心中,然後從我們的身上散發出這種大悲心,也要包容別人,也要原諒別人,也要體諒他人——大家都是凡夫眾生。

*按:我們念佛有「智慧」、有歡喜,得「清淨」,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智慧光、歡喜光、清淨光等攝照所致,不是我們念佛有工夫,而是阿彌陀佛的名號自然和必然功能,信與不信、知與不知都能平等地得到利益,應知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