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00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(207)
2019.11.15
慧淨上人續釋龍樹菩薩的本願取意文:
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──《小經》言:「欲生阿彌陀佛國者,是諸人等,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常應憶念──本願、成就「乃至十念、一念」之「乃至」。《小經》「若一日……若七日」之「若」。「上盡一形,下至十念一念」之意。
念我稱名──口稱成因由法德,全德成名令口稱。
本願之對象──不論何人:聖凡善惡、男女老少、緇素賢愚,皆總包含。
本願之方法──念我稱名自歸。
本願之利益──現當二益(現生必定,往生證果)。
本願之呼喚──呼喚眾生「常應憶念」。
本願取意文──如明燈,照亮行者前程,指出目的與方法,明示安身立命之處。給人安心,給人歡喜,給人希望,給人利益。
「本願取意文」是《易行品》(《十住毘婆沙論》第九品)之骨髓、核心、歸趨,《易行品》目的在說此彌陀本願。易行中最極易行,方便中第一方便;此方便非過程,乃直達目標之方法,龍樹菩薩思想圓熟之所在,亦彼一生自行化他之歸趨與目的。
藕益大師《阿彌陀經要解》言:「一切方便之中,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,莫若念佛求生淨土。……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,了義中無上了義,圓頓中最極圓頓。」《易行品》亦言:若人欲疾至,不退轉地者,應以恭敬心,執持稱名號。
疾至──非一萬劫、或一大劫,非多劫多生無量生死,亦非他土不退,乃此土此生不退。下文之「若菩薩欲於此身,得至阿越惟致地……」可知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