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November 9, 2018

1241淨土宗宗風略釋 (48)

1241淨土宗宗風略釋 (48) 
2018.11.09
有緣往生者,若非得遇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,由大師來詮釋淨土要義,作為"後盾",我等凡夫豈能頂得住多方的妨難,而不會退失呢?就技術上來講,我們這樣的稱名念佛,本來是最單純,但要了解其箇中的道理,否則我們沒辦法保持長久,畢命為期。何況,我們要"自信教人信"呢?

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三祖,其《文鈔》曰: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,以迄斷惑證真,了生脫死者,名為『通途法門』。若具真信切願,持佛名號,以期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者,名為『特別法門』

他又指出:「二種法門,不可並論,而具足惑業之凡夫,可不慎所擇哉!.... 各別論之則有益,混融論之則有損」。他特意提醒我等「具足惑業之凡夫」,小心選擇二種不同的法門!

印光大師的見地十分中肯及精闢,並肯定了善導大師的「專、雜」二行之說。其最精彩的地方在於:若是把二種不同的法門相提並論,則兩者皆有損害!若以不同的立場分開來看,則兩者皆有利益,所謂「離則兩益,合則兩害」,勿以通途法門來論釋特別法門!

其見地十分中肯及精闢,並肯定了善導大師的「專、雜」二行之說。彌陀淨土法門不宜夾雜,若是相提並論,則兩者皆有損害!

其實,以不同立場去看淨土法門,可分為兩方面的實踐方式,一者從菩薩聖者的行願,建設淨土,如彌陀發願成極樂,即「因地法」 - 修因證果,如通途法門;二者從凡夫眾生起信乘仗佛的悲願力,求生淨土,即「果地教」 - 以果覺為因心,因心即同果覺,特別法門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