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October 29, 2018

1236淨土宗宗風略釋 (43)

1236淨土宗宗風略釋 (43) 
2018.10.29
淨土行者既知自是不堪受法之人,豈有資格評論佛教他宗他流呢?別人說修密,自己不懂持咒;別人說學唯識,名相多多,自己記性不好;別人說修禪,自己腿功不好,心猿意馬;別人說持戒,自己持了即犯即破,如下輩上生和下輩中生者,一無是處,一無所得。

《地藏經》云︰閻浮提眾生,舉止動念,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。所以,曇鸞大師指出:一者從有漏心生,不順法性。所謂凡夫人天諸善,人天果報,若因若果,皆是顛倒,皆是虛偽,是故名不實功德。

何況,道綽大師說:縱有人天果報,皆為五戒十善,能招此報,然持得者甚希。就是"不實功德",得者甚希!貪瞋煩惱成就凡夫,若論起惡造罪,何異暴風駛雨。

幸好,道綽大師續說:是以諸佛大慈,勸歸淨土:縱使一形造惡,但能繫意專精,常能念佛,一切諸障,自然消除,定得往生。何不思量,都無去心也!

如善導大師云:種種法門皆解脫,無過念佛至西方。因此,淨土行者得彌陀發願,成就淨土,成就名號,致使我們蒙佛光明攝取、救度、接引,出離苦海,得生佛土。因此我們只能常懷慚愧,仰謝佛恩,所謂"念念稱名常懺悔"。

很多淨土行者要做到淨土宗宗風所言的:不相諍論;唯守愚念佛,是不容易。守者,是安份守己。什麼本份呢?是六道輪迴、貪瞋煩惱凡夫的本份。有時,很多淨土行者耐不住隨緣動亂,或耐不住在生活中貪瞋煩惱的干擾、間斷,退失"念佛必生"的正念。所以,淨土行者不要麻痺大意,必須常親近同行,切磋法義;過份自信,譏嫌他宗,不守本份,容易退失啊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