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0善導大師《觀經四帖疏》- 綱要 (4)
2018.03.19
諸師對《觀經》的解釋,影響最大,且又最顯而易見的誤解有四點:
一、韋提聖人論:判定韋提希夫人是大菩薩。
二、九品唯聖論:判定九品往生機都是聖者。
三、化身化土論:判定彌陀是化身,極樂是化土。
四、別時意趣論:判定下下品之十念往生是唯願無行。
一、韋提聖人論:判定韋提希夫人是大菩薩。
二、九品唯聖論:判定九品往生機都是聖者。
三、化身化土論:判定彌陀是化身,極樂是化土。
四、別時意趣論:判定下下品之十念往生是唯願無行。
善導大師於《觀經疏》之第一卷〈玄義分〉七門分科的第六「和會門」就此四論,一一糾正之,並舉出下列七論,作為楷定古今之正論。
實際上這七論是《觀經疏》楷定古今的重點:
一、《觀經》唯凡論:佛說觀經,但為凡夫,非為聖人。
二、韋提凡夫論:韋提希夫人是凡夫,非聖人。
三、九品唯凡論:九品行者都是凡夫,不是聖人。
四、報身報土論:彌陀是報佛,極樂是報土。
五、願行具足論:六字名號具足願行,信心稱名必得往生。
六、凡夫入報論:使一切善惡凡夫平等無差別地往生報土,與彌陀同證光壽無量是淨土門的本意。
七、乘佛願力論:一切善惡凡夫的往生報土,沒有一個不乘託彌陀大願業力。
一、《觀經》唯凡論:佛說觀經,但為凡夫,非為聖人。
二、韋提凡夫論:韋提希夫人是凡夫,非聖人。
三、九品唯凡論:九品行者都是凡夫,不是聖人。
四、報身報土論:彌陀是報佛,極樂是報土。
五、願行具足論:六字名號具足願行,信心稱名必得往生。
六、凡夫入報論:使一切善惡凡夫平等無差別地往生報土,與彌陀同證光壽無量是淨土門的本意。
七、乘佛願力論:一切善惡凡夫的往生報土,沒有一個不乘託彌陀大願業力。
註:善導大師以淨土門他力教的觀點解釋《觀經》,不但把握《觀經》的真實義,因而且彰釋尊本懷,顯彌陀佛力,淨土法門得以弘傳,凡夫往生淨土閉塞之道打通了。
讓我們逐一討論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