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December 29, 2017

1106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30)

1106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30
2017.12.29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中國佛教各宗的祖師傳承,幾乎都有師徒關係,所謂「傳衣砵」,是十分嚴謹的大事,世代相傳。

例如禪宗,又名佛心宗,由佛陀拈花微笑,將「涅槃妙心」傳給迦葉尊者,成為初祖。「心法」如是輾轉相傳,至十四祖龍樹菩薩,乃至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大師;禪宗來了東土,達摩祖師成為中國禪宗初祖,下傳慧可、僧璨、道信,至五祖弘忍。下分為南宗惠能,北宗神秀,時稱「南能北秀」。

那麼,淨土宗的祖師傳承又是什麼一回事?簡單來說,只由後人按祖師大德對淨土宗的貢獻和其影響力而安立,鮮有以人(師徒關係) ,或法脈(彌陀本願力)傳承。

歷史上,浙江天台僧眾在《樂邦文類》卷第三中立淨土六祖,法照少康省常宗赜六人。

其後,弟子志磐在《佛祖統記》中改立慧遠、善導、承、法照、少康、、省常為七人。

清代在《蓮宗正傳》中,增推蕅益省庵印光在《淨宗十二祖讚》中,又改推截流十祖。

印光大師往生以後,其門人又推其為十三祖。這就是現在中國佛教界通行的「淨土十三祖」說。


但近代人得知曇鸞、道綽兩位淨土宗大德,對於淨土宗的弘揚,貢獻很大,只因他們的著作很早便失傳,流散到海外,近代才回流中土。若加上二人,變成淨土十五祖」了!

Wednesday, December 27, 2017

1105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9)

1105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9
2017.12.27
弘願寺「弘法組」曾撰文,題目為「淨土宗的名與實」的最後一段:

歷史總是在重寫,現實不斷在改變,譬如風行天下,不會因為樹葉的反對聲浪,便放棄前進的步伐,而當風過之後,一切反對抵制自然銷聲匿跡。當歷史的腳步走過,所有的反對之聲,皆被拋向身後無際虛空,聽不到一點迴響。
全文完。

*按:中國佛教八大宗派是後人說的,也有加上兩個小乘佛教的,說成十大宗派。每個宗派的名稱亦不只一個,如三論宗又名法性宗,簡稱性宗,都是後人而立,但不失其宗存在之實。

又如瑜伽宗又名法相宗、慈恩宗、唯識宗。宗的名稱有時依寺院之名 - 慈恩寺而立。華嚴宗又名首宗,依祖師之名 - 賢首大師而立。天台宗又名法華宗,依經名之名 -《法華經》而立。隨情非一,由人安立。

土宗,早年多稱「蓮宗」。此因淨土是專指極樂世界,是阿彌陀佛的圓滿報土。凡生極樂世界者,皆是蓮花化生,故此極樂世界被稱為「蓮邦」。由此可知,名與實不一定要相提並論。

淨土宗的名稱可以隨時代後人安立而改變,但淨土開宗的實質存在是不可改變、不可否定的事實。此外,淨土宗祖師的傳承有別於他宗,或許也是引起爭議的另一個原因吧!


Monday, December 25, 2017

1104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8)

1104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8
2017.12.25
弘願寺「弘法組」曾撰文,題目為「淨土宗的名與實」,有助了解淨土宗的概念及明白善導大師開宗的事實。接上,續錄餘文

又若非善導開宗,誰人開宗?若如後代歷史形成,竟無開宗之人,則一宗尚得稱之為一宗否?近代湯用彤即懷疑中國是否有淨土宗,這正是千年中國淨土宗名實不符之窘況。

在以往這種窘況尚不明顯,一般人士亦難明察,因為善導思想尚未回歸,故雖有內在邏輯之窘,現實層面則不得不將就以撐下去。在今天的時代善導大師思想已經回歸,其弘揚業已普遍深入人心,強烈的反差對比使千年淨土宗名實不符的窘態益加鮮明,成為無法繞行的路障。

今世的淨土行人應當恢復淨土宗之原貌,並兼顧歷史成因、群眾心理,以適度立於一整體構架中,俾能乘千年諸宗匯歸淨土之大勢,充分利用歷史積蘊深沉之力,而又步出名實不符之蹣跚,開出淨土宗在當代的嶄新局面。

一個名實相應、名正言順的淨土宗,將挾歷史之動力,順時代之潮流,以雄健之姿大步邁向未來,這不僅是淨土宗之幸,實為全體佛法之幸,亦國家民族乃至世界之幸。

面對如此大關大節,大是大非,我們不當有含糊的見解,鄉愿的奉迎,怯懦的行為,而應達成最廣泛共識。或共識未能普及,則雖少數覺悟者亦將不懼於前行。


Friday, December 22, 2017

1103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7)

1103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7
2017.12.22
承上下續弘願寺「弘法組」「淨土宗的名與實」一文,續法然上人《選擇集》第一章,為提出  宗名論 」「淨宗根據 ,而自設問答:

慈恩《西方要訣》說: 必須遠跡娑婆,棲神淨域。仰願同緣正事,敬發身心,依此一宗,定為拒割。 
迦才大師《淨土論》說:  餘每批閱群典,詳撿聖言,此之一宗竊為要路。 
元曉、慈恩、迦才皆與善導大師同時代,則「淨土宗」之名,已為當時他宗之祖所引用,故知淨土宗之概念已聞知於當時教界。

善導大師《觀經疏》最後跋文則曰: 竊以真宗叵遇,淨土之要難逢 即標舉淨土宗之名,亦彰顯淨土宗乃一代教中真實圓頓之教。

善導大師《觀經疏》最後跋文則曰: 竊以真宗叵遇,淨土之要難逢  即標舉淨土宗之名,亦彰顯淨土宗乃一代教中真實圓頓之教。又曰 叵遇、難逢  ,若其如此,則他宗是否真實之宗?其間所透露出的強烈的宗門意識,自不可視作沒有淨土宗概念。

對照同疏最前端《歸三寶偈》  十方恒沙河,六通照知我,今乘二尊教,廣開淨土門  ,則淨土宗一代開宗祖師之形象並豪情躍然紙上,依吾人觀之,《觀經疏》文文句句皆為開宗立教,楷定古今,又豈需另外待  開宗立派的明確說法  

退一步說,當時沒有概念也好,沒有說法也好,若有其實,則後人當複其實,不可以概念、說法搪塞,以掩蓋其實。若善導未開淨土宗,則其《觀經疏》等五部九卷皇皇巨著,建立一宗之教理行儀,恐成閒文戲說。


Wednesday, December 20, 2017

1102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6)

1102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6
2017.12.20
承上下續弘願寺「弘法組」「淨土宗的名與實」一文:

或者說此說將淨土宗的名份,給了南宋以後的歷史延襲,而要求此前隋唐善導思想,納於帶了許多規範約束的後代,才有的淨土宗的名份中。

此說承認並維護此種淨土宗之名實不對稱、名實不相應,希望永久保此格局。則其所謂 完全尊重歷史事實基礎上,大力弘揚善導無上教法  ,恰似教一個人戴著短間距的腳鐐,邁開大步奔跑一樣。

名實相符,終究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合理基礎,倘有某種機緣,借名、佔名、讓名、冒名,最終還是要正名。即名實相符,名得其正;名得其正,其言方順。

就淨土宗之名是否善導大師時代即沒有呢?
法然上人《選擇集》第一章,為提出  宗名論 」「淨宗根據 ,而自設問答:
問曰:夫立宗名,本在華嚴天台等八宗九宗,未聞於淨土之家,立其宗名。然今號  淨土宗  ,有何證據也?
答曰:淨土宗名,其證非一。
元曉《遊心安樂道》云: 淨土宗意: '本為凡夫,兼為聖人。 
又慈恩《西方要訣》云: 依此一宗。 
又迦才《淨土論》云: 此之一宗,竊為要路。其證如此,不足疑端。


Monday, December 18, 2017

1101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5)

1101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5
2017.12.18
弘願寺「弘法組」曾撰文,題目為「淨土宗的名與實」,有助了解淨土宗的概念及明白善導大師開宗的事實。承上接續:

但上述論點有人質疑曰:  在善導大師的時代,淨土宗的概念是已有,還是沒有呢?善導大師沒有明言開宗,說什麼淨土宗;其實,隋唐時代,祖師們是怎樣開宗呢?其邏輯推論蓋如下:

一,善導大師的時代沒有淨土宗的概念,所以沒有淨土宗。
二,善導大師自己沒有開淨土宗的明確說法,所以善導大師沒有開立淨土宗。
三,直到南宋都只是 蓮社  概念,反證此前並無  淨土宗 
四,淨土宗的說法,直到近代才確立。
五,後人通過確立淨土宗祖師,而確定淨土宗的內涵定義。反證淨土宗無人開宗,而是後人、集體、歷史、長期、逐漸形成的事實。
六,既然無人開宗,歷史形成,既成事實,今人就應全盤接受,否則即是無事找事。
七,不顧歷史事實,欲圖從淨土宗教理上,單取善導大師思想為唯一的淨土宗,必然引起質疑和抵制。
八,解決的方案是:完全尊重歷史事實,大力弘揚善導大師思想的教法。

其實質為一「肯定」、一「否定」,即「肯定」:宋以後歷史事實形成名義上的淨土宗,而「否定」:隋唐善導思想為主體實質上的淨土宗。


Friday, December 15, 2017

1100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4)

1100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4
2017.12.15
釋迦牟尼佛的年代沒有宗派,隨機說法,只有各種各種各樣的「法門」。就是有「千論之師」的龍樹菩薩造論判教,雖被後人奉為「八宗之祖」,但印度何曾有淨土宗呢?

究竟中國佛教有沒有淨土宗呢?何時有淨土宗之名?誰安立淨土宗之名?誰開教而立淨土宗?

弘願寺「弘法組」曾撰文,題目為「淨土宗的名與實」,有助了解淨土宗的概念及明白善導大師開宗的事實。文章如下:

一切事物都可以從名與實兩方面來說明。名即名稱,實為實體。

名實關係略說有四:
一、 有名無實。如初婚夫婦為未生兒預先取名。
二、 有實無名。如嬰兒初生,尚未取名。
三、 名實不符。如李家子去張家玩,被呼為張氏子。
四、 名實相符。如本張氏子,被呼張氏子。

淨土宗也有名與實。其「名實相符」者,唯是隋唐之際曇鸞、道綽、善導一系之淨土,其餘皆為「有名無實」,或曰「名實不符」。若此說無謬,則今日弘揚淨土宗之第一要務,乃是為「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」正名,以使淨土宗「名實相符」,蓋「名不正,則言不順」。

但上述論點有人質疑曰:  淨土宗的概念,在善導大師的時代是沒有的,善導大師並沒有開宗立派的明確說法。 

(下續)

Wednesday, December 13, 2017

1099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3)

1099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3
2017.12.13
淨宗法師慨嘆云:今人千方百計以破宗(或非出於有心,只因無知驕慢)以顯示自己智慧圓融。祖師有智慧,今人有智慧?

不知有「宗」,即使看似偏激,實則圓融,萬法不漏故,權實分明故,有章可循故;無「宗」則看似圓融,恰成割裂,人情卜度故,不成體系故,支離破碎故。

現在人讀書進入碎片化時代,心浮氣躁,很難有整體觀,對於什麼是佛法門中的宗很少理解、靜心思維。如伏地螞蟻不知全山之貌,沙洞之蟹何曉大海之潮?

或說可笑,但我們畢竟笑不出來,因宗派佛教,乃中國佛教之根本特色;現在的人,連「宗」的基本概念都不具備,可知佛法已是衰殘到了極點。

淨宗法師一針見血,指出時弊,正好反映道綽大師在《安樂集 卷上 第一大門 〉引《大集月藏經》云:「佛滅度後第一五百年,我諸弟子學慧得堅固。第二五百年,學定得堅固。第三五百年,學多聞讀誦得堅固。第四五百年,造立塔寺,修福懺悔得堅固。第五五百年,白法隱滯,多有諍訟,微有善法得堅固。」


現今還有不到二十年,第五五百年就過去了!佛法諍訟之多,可說是空前。加上網絡時代,社交媒體,多不勝數;人的自由意識氾濫,越格自由發揮,說什麼都不用負責,不顧後果,所以很難平心靜氣地討論法義,哀哉!

Monday, December 11, 2017

1098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2)

1098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(22
2017.12.11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淨宗法師曾撰一文「宗的邏輯」,懂得宗的邏輯,知其必然性及宗的內涵,我們可以了解淨土宗成立的幾個特點,淨宗法師指出
一、    以全體佛法為基礎。
如同立國,必依全體國民為基礎;單獨一個人,自封為王,不成其國,只能統治部分人,也不是健全之國。

二、通過對一代佛法之判教,而推出本宗所崇尚之法門。如世俗國家,由種種制度設計而確立最高領導、各級行政機構。淨土宗即由難易二道、自他二力、聖淨二門之教判,及要門弘願、正雜二行、正助二業之行判抉擇稱名一法超越萬法,念佛一行總攝眾行。

三、念佛及諸行回向皆為淨土門內之行,但以念佛為宗,不以諸行為宗,以念佛為主,不以諸行為主,以念佛統領萬行,以萬行導歸念佛。

四、淨土宗是在權實關係中談念佛與諸行,並非單獨說念佛,單獨說諸行;也非混然不分,籠統並列談念佛+諸行,此皆失其宗,宗不成立。

祖師千辛萬苦以立宗,目的就在突出稱名,以使人人往生有份。
        *按:祖師千辛萬苦以「立宗」,今人卻有人千方百計以「破宗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