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3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 – 直入報土 (6)
2015.01.22
《無量壽經》云:「彼佛國土,清淨安隱,微妙快樂,次於無為泥洹之道。其諸聲聞菩薩天人,智慧高明,神通洞達,咸同一類,形無異狀,但因順餘方,故有天人之名。顏貌端正,超世希有,容色微妙,非天非人,皆受自然,虛無之身,無極之體。」
「無為泥洹」者,無為是非有為,非因緣所生,非造作,皆受自然;又泥洹是涅槃之異譯,是不生不滅,寂滅為樂,故知是諸佛的境界,所住的圓滿報土。言次於,約凡夫之心論之。
又好一句「因順餘方」,即實質情况沒法以此方世界的言語能表達,故立名而說之。說天說人,實即非天非人,是名天名人。何况他們「咸同一類,形無異狀」,更好說明極樂世界是報非化。報法高妙,平等一相,豈有化土眾生以萬品的善惡業因而起差別相呢!?
因此《無量壽經》又稱極樂世界:「清淨莊嚴,超踰十方,一切世界」,不可比擬。又《無量壽經》之異譯本《無量壽如來會》云:「極樂國土,所有眾生,無差別相,順餘方俗,有人天名。」
極樂世界是報非化,其性質與娑婆化土截然不同。阿彌陀佛是報佛,極樂世界是報土;釋迦牟尼佛是化佛,娑婆世界是化土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