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anuary 13, 2016

79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 – 直入報土 (2)



79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 直入報土 (2)
2015.01.13

           願生彌陀淨土的淨土行者,有必要認識極樂世界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,又阿彌陀佛是怎麼樣的一尊佛。《阿彌陀經》云:「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,故名極樂」。

無有眾苦」,表示沒有分段生死之苦,受身之苦,即三苦 - 欲界的苦苦、色界的壞苦 (樂苦) 、無色界的行苦;其中苦苦有八苦 -  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五陰熾盛。還沒有變易生死之苦,即了分段生死的聖者,受着念頭所起生、住、異、滅的思想變化,精神 (非肉身) 上所受 的苦。兩種生死之眾苦都沒有了,是名「無有眾苦」。可知極樂世界與我們的娑婆世界不同。

又「但受諸樂」,表示「有人的樂,有天人天樂,有禪定之悅樂,但又沒有污染,同時也有佛的樂」,即諸佛菩薩所具備的法樂,極樂世界都有,所以稱為「諸樂」。佛的樂是涅槃之樂,叫做大樂,所謂「寂滅為樂」。

當然,在此相對的世界言苦樂、善惡等差別相,皆因由我等凡夫的意識而起的分別心,故有相對的苦和樂,卻沒有亙古不變的苦樂標準,也沒有絕對的苦和絕對的樂。《阿彌陀經》云「無有眾苦」,實亦是「但受諸樂」。極樂世界已超越了相對的苦樂差別相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