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6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 – 直入報土 (9)
2015.01.29
「淨土苦樂」,只限於疑惑佛智的淨土行者,他們沒有順應彌陀本願,沒有專稱彌陀佛名,卻雜修、兼修諸行而迴願求生淨土。他們縱使得生極樂報土,但蓮花未敷開,處於宮胎內,還堂修諸功德,剋期由下智證上智,從地前至登地菩薩。這種上下智、地上前等差別相正是他們「胎生」的原因,也是一種期盼擁有的苦。當然「淨土苦樂」跟我們的「三界苦樂」,尤其是輪迴的苦相比當然不算苦。關於「胎生」的問題,容後詳談。
其實,真正「化生」住極樂報土者,已超越了一切「三界苦樂」和「淨土苦樂」,所以說極樂世界「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」。換言之,證悟低的聖者,往上看證悟高的聖者的那一種期盼擁有的苦也沒有了!
善導大師在釋第十一勢至觀的一對有關「苦樂」問答,解釋淨土有「罪苦」、「度苦」之講法,云:「今言「度苦眾生」者,但為進下位令昇上位,轉下證令得上證,稱本所求即名為樂,故言「度苦」也。若不然者,淨土之中,一切聖人,皆以無漏為體,大悲為用,畢竟常住,離於分段之生滅,更就何義名為苦也?」極樂世界國中人民皆以無漏為體,大悲為用,已離分段生死輪迴之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