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October 23, 2015

764.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九 - 專為凡夫(27)

764.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九 - 專為凡夫(27)
2015.10.23
        《觀經》的中輩者分三品。中生上品者,受持五戒,持八戒齊,修行諸戒,不造五逆,無眾過患,以此善根,迴向願求,生於西方極樂世界。他們是佛去世後的「持小乘戒凡夫」。

        中生中品者,若一日一夜,持八戒齊;若一日一夜,持沙彌戒;若一日一夜,持具足戒;威儀無缺,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。他們是佛去世後的「無善凡夫」,只逢遇小乘的佛緣,授其小乘戒法。

        中生下品者比較特別,他們都是「善男子,善女人」,孝養父母,行世仁慈。他們是不遇佛法的人,自行孝養,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生死。這個孝養跟三福的孝養不同,故說「行世仁慈」。從中生下品文,我們知道修三福的人,若只求人天福報而非求出離生死,所行者亦只是「行世仁慈」,沒有什麼善法可言。言善法者,必為出離生死。當今佛去世後的我們,又有幾人真為生死而學佛,更談不上成佛作佛!?有人學佛而求內心有片刻的寧靜,有求福慧增長等等。

追溯中生中品者,持戒威儀無缺,善導大師稱他們只是佛去世後的「無善凡夫」。換言之,亦非出離生死,只為身口意清淨,或滅罪除障等而已。所以,三輩九品的前五品,善導大師說他們受三福法不同,修業時節延促有異,但因迴所修行,向所去處而得生。至三輩九品的後四品,善導大師說他們受苦樂二法不同,迴願得生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