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58.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九 - 專為凡夫(21)
2015.10.09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明言,淨土法門所對的機眾是「唯為韋提及佛滅後,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」,五濁是《阿彌陀經》所說的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。
五苦是生老病死苦。即合四苦為一苦。二、愛別離苦 - 離別親愛者之苦。三、怨憎會苦 - 與憎惡者會合之苦。四、求不得苦 - 求欲者不得之苦也。五、五盛陰苦 - 亦云五陰盛苦。五陰者,身心之總體,心身熾盛生長之諸苦也,又心身盛受一切苦也。
釋尊在《觀經》雖說凡夫有九品,但在佛的眼中,我們的身份沒有很大的分別,就是一個凡夫,尤其是我等處於末法時期的五濁惡世凡夫,完全沒有條件、沒有能力,難有機緣出離三界生死。凡入淨土門者至緊要信知這一點。
倘若不信知、不認同自己是罪惡凡夫,還以為自己有善根福德因緣,出離三界生死而解脫,怎會死心塌地信受彌陀救度呢?怎會一心不亂地專稱彌陀佛名呢?怎會一心願生彌陀淨土呢?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明言:「極樂教門,凡夫為本; 彌陀本願,苦機為先」。又言:「諸佛大悲於苦者,心偏愍念常沒眾生,是以勸歸淨土。亦如溺水之人,急需偏救;岸上之者,何以濟為。」祖師故說:「專為凡夫」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