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6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七 – 名號攝化 小結(一)
2014.03.24.
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在《往生禮讚》「光號攝化」之文,云:「彌陀世尊,本發深重誓願,以光明名號,攝化十方,但使信心求念;上盡一形,下至十聲、一聲等,以佛願力,易得往生。」大師以短短四十四個字,從阿彌陀佛發願,乃至眾生念佛得生,整個流程的來龍去脈,說得一清二楚。他又將「光明」、「名號」、「攝化」、「信心」、「念佛」等似是而非的關係串起來,令人心開意解,十分精鍊、高明!
「名號攝化」是淨土宗思想的精髓。首先,我們要明白「光體一如」的道理。阿彌陀,是無量光的意思。阿彌陀佛的身體就是光明,即是其法界身。阿彌陀佛成就正覺,就是成佛。阿彌陀佛在哪裡?其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所以阿彌陀佛處處都在,無處不在。如《阿彌陀經》云:「彼佛光明無量,照十方國,無所障礙,故名阿彌陀。」
《觀無量壽經》的華座觀,阿彌陀佛應聲即現,佛身周徧法界,隨時隨地顯現人前。然而,佛身雖周徧法界,但現世眾生障重見盲,未曾感見。其實,諸佛大慈,應心即現,如《觀無量壽經》云:「諸佛如來,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」
善導大師解釋此經文時,云:「欲顯諸佛三身同證,悲智果圓,等齊無二;端身一坐,影現無方;意赴有緣,時臨法界。」可知阿彌陀佛雖在西方,但能應緣而影現 (化身) 法界 (眾生心想中)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