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63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(270)
2020.04.10
慧淨法師在「學習淨土宗宗風俗諦」視頻的開示,談到:
第四條:每見寒士將達,必有一段謙光可掬。
謙則受教有地,而取善無窮。為什麼?因為謙,就會補助他,就會給他好處。這個就是天道虧盈益謙,就是謙受益。感恩,可以說是一切德行的來源。感父母的恩,感師長的恩,感善知識的恩,簡要的說,就是凡事感恩。
總之,一個團體尤其是道場,它的生命就是法住在道場的住眾,也都必須要有法。如果住眾有人沒有法,他就會跟道場不相應,而道場如果沒有法,對方即使來了,也一定不相應,一定會離開!
大家在真諦上,也就是往生之道、淨土法義,以及俗諦上,也就是處世之道,不管是自己深入也好,或者相互切磋也好,這樣法就能夠更深入,總之道場要有法,自己也要有法。
*謙,是俗諦的核心思想。慧淨上人經常勉勵我們,多看修身養性的好文章,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就複習一下,所謂「多聞熏習」。如果不多聞熏習,就不可能有所進展,就難以有成就。
好的道理,我們看了,聽了,當下種子,就進入我們阿賴耶識的田地當中。可是,這田地如果有土太硬,水分少,沒有養分,沒有肥料 ,陽光又不充足,這顆種子就不能發芽,時常溫習、複習,對於我們維持土地的鬆軟,使其有水分、養分、養光,這樣它才容易發芽,乃至快速的開花結果。這些可增長我們人格道德的生命。
有關法義的文章要多聞熏習,也要多聞熏習,自然就會融為骨髓,化成個性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