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63淨土宗宗風略釋 (70)
2018.12.31
佛教有句話說:「行由解起,行起解絕。」
慧淨上人解釋說:好比走一條路,在還沒有走之前,先了解地圖、說明書;一旦車子上路了,不必右手抓方向盤,左手又拿地圖,就直接開車上路,這個就是「行由解起,行起解絕」。
因為佛教重在信仰和實踐,而不在於作學問、講理論,或單單只是研究學術而已。所謂「藉教觀心」、「依教奉行」,如果研究佛學而不藉教觀心、依教奉行,等於是一種學術性的討論或研究,則只是一門哲學而已,不能稱之為宗教。
佛教裏面,尤其淨土宗更是實踐的法門(行門),而不是講學問的法門(解門)。即使我們有淨土三經,以及祖師論著等依據傳承,但這都不是目的;甚至我們有出版好幾十本書,也不是目的,這都是一種前方便,也就是預備教育。
所以,方便與真實、手段和目的,必須有所取捨。我們這個法門,需要探討理論時,也無妨多探討,但最後還是在於實踐。
慧淨上人又說:信仰對我們非常重要,甚至超越我們的生命。一個有信仰的人,他的全身心靈,他的日常生活,都是為這個信仰而活,都是融入這個信仰當中的,所以,他最有興趣的就是他所信仰的,開口閉口,都會談到他的信仰。
如果信仰不相同,能談得來嗎?一定談不來。基督教有一句話說「信不同,不同負一軛」;孔子也說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」所以,如果不是同門,我們就不要去親近。是故,對一般人尚且不輕易佈教,何況是非同門的人!甚至還要引導他,就更加不易,自己不反被影響就很難得了!